【中国泵阀网】 今年三季度,欧债危机持续恶化,并迅速蔓延到欧洲银行与金融业,经济增长前景恶化使避险情绪高涨,美元指数大涨。大宗商品遭受多重沉重打击,铜铅锡等金属价格下跌20%多,铝在成本的支撑之下,跌幅最小,黄金及多数小金属价格同样中招。 同时,全球经济恶化及金融体系风险的增长,已经开始影响海外市场的大宗商品需求。东北证券最新的相关分析报告认为,虽然目前中国需求的依然强劲,但若经济继续下行,国内有色金属的需求前景仍将趋淡,并将对价格形成不利影响。但同时,在我国结构调整与经济转型政策的支持下,金属新材料及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子行业可能会面临一次发展机遇。 经济不确定性继续 综观发达国家的每次经济危机可以发现,在危机发生之初,政府对于救市毫无疑虑与分歧,政策频出,但是在危机发生后的3年左右,政府总会面临更为严酷的局面。通常在此时,经济已走出低谷,而为救助经济财政赤字激增,宽松货币政策也导致了通胀苗头崭露,政策分歧愈加明显,政策的连续性与有效性差,而决策也就更无效率。 当前的经济局面正是如此,经济增长已有所恢复,但动能越来越弱,动力不足,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动能趋弱;通胀已经有所抬头,甚至在一些国家已经较为严重,债务压力持续上升,困扰着政策的导向;发达国家决策当局,分歧增加。 东北证券的分析报告认为,左右金属市场下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全球在债务与通胀的约束下,如何对这些担忧与不确定性做出回应,具体来说,以下几个方面将是重要的关注点:一是欧洲国家乃至于全球各国如果同心协力渡过主权债务危机难关,及时控制信用风险向金融体系传播。二是美国政府与议会如何在债务与经济增长之间形成妥协,货币政策如何更有效地推动美国经济的增长。三是中国政府对经济下滑的容忍度及政策的调整节奏。 海外需求受冲击 东北证券的分析报告指出,在三季度的此次大宗商品急挫过程中,最为核心的影响因素,是宏观经济下滑预期与金融风险增长。而在实物层面上,下滑预期和风险因素也对海外市场形成了一定的冲击,但在中国基本金属的消费需求并没有在此过程中出现快速的回落,旺盛势头依旧。 从近期相关的实物需求数据显示,大宗商品的需求并没有出现快速萎缩的势头。从国内的铜铝期现价差来看,铜铝现货升水的态势并没有因为金属价格的大幅下跌而有所变化,升水幅度呈稳步提升的趋势。这就表明,在金属价格的下挫过程中,金属的需求并没有出现实质性的衰减。 基本金属进出口数据也为中国需求的强劲提供了更多的佐证。8月份,精炼铜进口数据上升到半年来新高,达到了23.55万吨,环比增长了21%。与此同时,国内精炼铜产量也处于高位,按月份计,8月国内粗炼铜产量达到了47.8万吨,同比增长了近30%。 精炼铜的进口量及产量同时出现大幅的增长,而交易所库存水平变化幅度不大,表明我国铜表观消费回升,而其实质则在于经过了半年多的去库存之后,铜库存水平得到削减,随着企业向合理的库存政策回归,铜需求呈回升之势。 海外市场则有着很大的不同,LME(伦敦金属交易所)市场的现货与3个月期货的价差多为负,即现货是贴水的,其价格要低于3个月期货价格。在9月末以来,这种贴水的局面甚至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多数商品的价差进一步走低。这表明,经济恶化,金融体系风险的增长,已经开始影响海外市场的大宗商品需求,并损及海外市场对大宗商品现货的需求。 市场需求前景趋淡 从宏观面的判断来讲,全球经济增长的动能正在减弱,虽然现在说全球经济将进入二次衰退还为时尚早,但全球经济增长增速放缓的趋势一再得到确认。 在国内,国外的经济与金融状况并没有对国内的有色需求形成冲击。铜进口数据表明,国内需求仍较旺盛,精炼铜进口数量仍在上涨趋势。同时,国内市场铜、铝等价差数据均表明现货市场需求旺盛的势头仍在延续,经济下滑对于有色需求的打压作用还没有显现。但从趋势来讲,如果经济继续下行,有色金属的增长前景仍会较为黯淡。 具体到下游各个行业来说,房地产市场的景气度会逐步下滑,但回落程度有限。而整个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已经显露增长疲态,更为令人担忧的是,电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的投资增长幅度不但快速下滑,而且增长的比例也仅为1.5%。与此同时,以铁路为代表的交通运输的投资也迅速下降。 目前,发电设备、电力电缆等电力产品的产量还没有出现大幅下滑,但如电力投资及铁路等交通运输业的投资继续减少,这些投资品的需求很有可能会面临下调的风险。在有色下游行业的消费性产品方面,主要的产品如汽车、空调和家用电冰箱产品的产量还较为稳定。预计从四季度开始,我国的铜等有色金属的需求将有所放缓,但总体仍将保持6%以上的年增幅。 综合来看,业内下调了对世界有色金属需求的预估。与此同时,由于铜等有色品种短期供给增长仍较小,预计到2012年,随着中小铜矿企不断投产,铜矿供应增速将超过自2005年以来的3%,甚至将达到5%以上。那么,明年铜供需状况将有明显的改善,趋向于均衡。 调低价格预期 在供需更趋于均衡,而美元指数强势将得到维持的预期之下,预计在第四季度,LME铜价的波动区间为6000~8500美元之间。2012年的铜均价则在8400美元左右。 在第四季度,欧债危机恶化的可能,经济增速的下滑,金融风险扩散的不确定性将可能会导致有色金属再度下挫,但从当前国内有色金属消费的状况来看,业内并不认为有色金属价格将继续下挫。其中,6000美元一带对LME铜价有较强的支撑,铝、铅锌等金属品种受到成本的支持,其下挫的空间并不是非常大。 随着基本金属价格的急挫,铝、铅锌等基本金属品种价格纷纷接近或跌破边际成本价。据统计,铝当前的市场价为16600元/吨左右,成本约为17000元/吨,锌市场价15400元/吨,而中国精锌的成本约为16000元/吨。 若此情况持续,铝、锌等小矿企将开始主动减产。产量下降将给市场提供支撑,但目前还没有企业停产的消息。 新材料战略带来良机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特别是从2010年开始,我国就将调整经济结构,推进经济转型作为我国经济政策的核心目标之一。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等一系列举措,力图通过财政、金融等多项举措将新兴战略性产业培育成支柱和主导产业。 今年9月中旬,工信部在哈尔滨披露了“十二五”新材料规划的部分内容。根据该规划,到2015年,我国的新材料产业总产值将由2010年的6500亿元,增加至2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5%。规划明确将对九大材料进行重点支持,涉及到高强轻型合金材料、稀土及稀有金属功能材料等金属新材料。规划指出,力争在“十二五”末,形成10家产值在150亿元和20家50亿元以上的规模化新材料企业。 目前,“十二五”新材料规划仍还没有正式出台,但至少一点是可以明确的,在“十二五”期间,政府当局将加大对新材料的扶持力度,提升新材料企业的技术能力,并为其打开快速发展的大门。在这一政策背景下,相关新材料企业面临发展机遇。 不论是在新兴战略性产业,还是新材料领域,有色金属行业都是重要的基础性行业,甚至于一些子行业本身就被纳入了新兴产业和新材料政策的内涵之中,例如新材料规划将重点发展的高强轻型铝合金,镁钛合金等。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材料的发展机遇也是有色金属行业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在一些重要的材料领域,如钛合金,它们甚至制约到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前景。 小金属与深加工受青睐 业内人士认为,在我国注重发展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这一机遇中,传统的被视为小金属和金属深加工的一些企业将面临极大的发展空间。 根据小金属价格变化的趋势及新材料规划的前景,业内看好那些市场容量大、未来需求广的新材料品种可能为企业发展创造广阔的空间。而具有独特的人才储备、突出的技术研发实力、丰富的生产经验及上游自然资源储备丰富的企业,也将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从行业的角度来看,硬质合金材料及上游的钨子行业、钽铌子行业、高强轻型合金行业等,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这些领域中具备优势资源的企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硬质合金材料及上游钨子行业是我国具有战略优势的资源品种,行业竞争格局良好,市场集中度高,国内话语权高。钽铌子行业虽然是一个小行业,但其全球竞争格局已成寡头竞争之势,在这一领域我国企业也具有了较强的技术实力。而钽铌等新材料的开发,将推动超导、电子信息材料的技术进步,未来需求的空间也较大。高强轻型合金材料作为可大量使用的基础原材料,在汽车、轨道交通和高铁、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较高的需求前景。同时,国内企业也有较多的技术积累,行业中具有技术优势的企业,可能会在技术上实现突破及成功的产业化。 另外,节能环保要求的提升将是我国经济政策的一大发展方向,有色资源的回收利用也将得到政策的更多倾斜,有色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和再生铅冶炼行业也将因此受益。 ”欢迎转载中国泵阀网-中国阀门网-阀门网文章,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