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 求购 企业 招商 新闻 技术

服务热线:0571-85176250

最近热门“产品"搜索关键词

“十二五”国产中高档机床发展任重道远

发布时间:2011/5/5 14:34:00     源自:网易     浏览次数:11次    

中国泵阀网

  2010年,中国机床工具业迎接金融危机的挑战,努力实现了行业平稳较快发展,交出了一份令行业满意的“答卷”,全行业总产值将首次突破5 000亿元,利润率、数控化率等多项指标达到了历史高点,科技创新、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步。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吴柏林表示,伴随中国机床工具业的高速增长,深层次的矛盾也更加凸显,2011年及“十二五”期间,中国机床工具业在由大变强的道路上进入了攻坚阶段。  
  2010年全行业较好地完成了既定目标  
  吴柏林说,2011年预测行业将保持20%左右的增长速度。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如果我们从开始就着手做好上述这些工作,中国机床工具业就会有新的发展。新的发展不在于提高、增长多少比率,而在于转变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上要产生新的变化,我们有信心实现“十二五”的发展目标。  
  (1)从规模上看,全行业实现了平稳快速发展。2010年11月底,全行业总产值4 934亿元,预计12月底完成5 450亿元,同比增长40.5%(2006全行业总产值1 656亿元,“十一五”期间中国机床工具业总产值增长3倍左右);销售收入4 762亿元,预计全年5 300亿元,销售率97.4%;11月底实现利润310.5亿元,利润率6.5%左右,是历史上最高的一年(此前一直保持在5%左右)。  
  (2)科技创新、产品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步。2010年1~11月,金属切削机床产量68万台,增长32%,其中数控机床20万台,增长68%,产量、数控化率都在提高,说明科技创新、结构调整带动了产品结构优化。 
  (3)产业结构调整有较大进步。数控系统、功能部件作为薄弱环节,随着政策倾斜,过去几年有了明显提高,规模上来了,销售收入和产值都有明显提高,而且达到了与主机同步的增速。 
  国产中高档机床发展任重道远  
  机床工业作为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重要环节,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等各种不利因素,坚持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明显提升,为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负责人罗百辉表示,国产中高档数控机床产业化程度不高,竞争力不强,发展之路任重道远。具体表现在,2010年1~11月,进口机床139.8亿美元,预计全年将超过15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其中,金属加工机床(金切、成形,主要是中高档机床)83亿美元,同比增长57%(国产金切机床仅增长34%),说明国产中高档机床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都在下降,差距进一步拉大;国产中高档机床质量上不去,成本偏高,价格下不来,矛盾凸显。  
  出口方面也能体现:国产机床出口63亿美元,但是,其中金属加工机床出口仅16.4亿美元,与进口83亿美元相比逆差大幅增加,而且多数是低档产品。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机床行业重点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重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二是要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三是推进两化融合,着重提高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四是提升质量和服务意识,提高品牌创新能力。  
  作为机床工具行业下游产业的航空、航天、船舶、兵器等国防军工领域,未来几年甚至更长一段时期,都将进行大范围和深层次的结构调整,在给机床工具行业带来巨大商机的同时,对机床工具产品在精度、效率、可靠性、节能环保等方面也将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在现代航空先进制造技术领域,具有明显的“一代产品、一代工艺、一代工装和设备”的相互依赖关系,这种关系决定了重大航空工艺装备在现代航空型号产品研制和生产中的重要地位,由此而带来的高性能、专用化、精密化、高效化、可靠性等成为航空产品制造设备的主要特点。  
  制约发展三条“软肋”  
  软肋一:中高档产品竞争力不强,水平不高。国产中高档机床大量采用国外的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产业结构不合理,而且制造能力不够,普通产品制造能力有余,但高档产品制造能力上不去。 
  软肋二:产业结构不合理。数控系统、功能部件虽然有了长足进步,但是速度不够,“短板”没有根本解决,机床发展越来越快,档次越来越高,矛盾越来越大,国产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已成为“十一五”的缺憾和“十二五”的重要任务。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外数控系统企业增速很快,如发那科2010年同比增长210%,西门子同比增长60%。  
  软肋三:发展方式存在问题,未摆脱规模效益,利润率偏低;重硬轻软,软件上开发能力差,下的功夫不够。以叶片铣为例,国产的仅卖两三百万元,而且软件多为赠送;一台瑞士斯特拉格的叶片铣则超过1 000万元,还要再花1 000多万元购买软件,才能满足功能需求,技术含量差距很大。再如,德国瓦德里希?科堡的数控导轨磨床与国内同类产品同样使用西门子840D系统,但是软件丰富,支持很多补偿功能,而我们的机床许多功能没有开发出来,造成了我们的产品在软件和全方位的交钥匙工程等方面的收入所占比例很小。  
  2010年国产数控机床国内市场占有率从2009年的70.1%下降到66.7%左右,进一步说明国产机床发展的速度没能赶上用户需求的水平和增长速度,也没能赶上竞争对手的发展速度。

”欢迎转载中国泵阀网-中国阀门网-阀门网文章,谢谢!!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