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泵阀网】

乌恰拉尔是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东北部边境的一座小城,距中哈边界口岸阿拉山口180公里。这里因2005年12月建成投产的中哈原油管道途经于此,逐渐进入了国人视线。
如今,在乌恰拉尔市以东约7公里处开工建设的中哈原油管道二期二阶段11号泵站,延续了中哈两国良好的能源合作关系。承担泵站建设任务的管道局努力通过11号泵站建设,树立在中亚地区的诚信品牌形象,巩固市场地位、扩大市场份额,为开拓油气建设领域高端市场奠定坚实基础。
乌恰拉尔树立品牌
为了确保11号泵站能够优质、安全和高效建成投产,今年3月31日开工建设以来,管道局国际事业部、哈国地区公司,以及管道局中哈原油管道二期二阶段11号泵站EPC项目部,通过不断加强与业主、监理的沟通协作,强化质量控制意识,持续提升国际工程施工管理水平,加快工程建设属地化程度等措施,来提高国际工程项目管理及施工的核心竞争力,确保了中哈原油管道二期二阶段建设工作的推进速度。
管道局中哈原油管道二期二阶段11号泵站EPC项目部项目经理王平介绍,EPC项目部按照中哈管道有限责任公司提出的“签署一份合同、形成一个团队、实现一个目标”的“三个一”管理要求,总结以往管道局在哈国的施工经验,在11号泵站项目管理过程中,以确保工程质量为中心,以保障工程进度为重点,通过不断提升国际工程管理和商务运作能力,提高项目管理的核心竞争力,树立管道局在中亚地区的诚信品牌与新形象。
承担11号泵站核心建设任务的管道四公司,分析站址地质条件后提出,在主泵基础下方,增加8根9米深的支撑桩,确保主泵基础不会因地下水位上升而发生沉降。建议得到业主的肯定和认可。
业主代表萨夫塔尔对记者表示, 11号泵站建设方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质量,科学实施施工组织计划,认真执行业主对项目管理和工程建设提出的各项要求,并及时按照业主、监理提出的意见进行完善。
乌恰拉尔“没有冬天”
乌恰拉尔市靠近中哈边境口岸阿拉山口,冬季最低气温低至零下40摄氏度。但若想按期、优质、高效建设11号泵站,就必须有效利用项目开工前的施工准备期,而此时,乌恰拉尔恰逢冬季。
总结哈国的施工经验后,建设者提出,有效利用冬季,提前做好11泵站开工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是确保工程按计划建成投产的先决条件。
11号泵站施工区域地处沼泽边界,地下水位高。管道四公司按照部署,提前到达现场进行实地勘察,并采购降水设备和材料,进行降水井管制作、基坑分层开槽、井管安装和实施降水等多重工序,有效避免了地质条件给工程建设带来的影响。
乌恰拉尔地区的施工物资,存在季节性价格差异。管道四公司选在冬季采购工程建设物资,为严格控制施工成本创造了条件。仅在哈国油品价格上涨之前采购的汽柴油,就为工程建设直接节省投资12万元。
工程开工前,管道四公司还在国内组织参建人员进行学习培训,提前介入工程设计审核,进行施工设备、用料的统计和采购,有效避免了因哈国执行的斯尼普(SNIP)标准与国际标准和中国标准存在差异,而导致施工质量出现争议的问题,大幅提高工程建设高峰期的施工效率,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哈国验收标准。
乌恰拉尔号角鸣响
5月的清晨,乌恰拉尔的气温依然接近零摄氏度,街道上的行人三三两两,平静而悠闲。但距乌恰拉尔市区约7公里处的11号泵站的施工现场,已是一片繁忙。
为避免地下水位的持续上升给站场土建施工造成困难,建设必须与地下水位抢进度。同时,也为了抢回因抗震等级提高导致设计图纸变更而影响的综合进度,EPC项目部组织各参建单位,吹响了“百日攻坚”活动的号角。
管道局11号站EPC项目部将现场施工任务分解下达到班组,通过制定达标奖励、超标超奖等激励机制,大幅提升了一线员工的施工干劲。
6月22日,首台主泵吊装就位,两天后4台主泵全部吊装完毕。7月17日,两座泄压罐全部完成主体焊接。7月21日,主泵区最后一道大口径焊口焊接完毕,工艺管线具备试压条件。7月27日,工艺区管线分段试压开始。8月7日,工艺区各部分管线均一次性试压成功。
9月8日,11号泵站工艺区顺利通过了哈萨克斯坦工作委员会验收。11号泵站“百日攻坚”活动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目前,11号泵站的站场工艺安装已完成99.5%,土建工作量完成 92%, 累计完成了工程建设总量90%的施工任务。
”欢迎转载中国泵阀网-中国阀门网-阀门网文章,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