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 求购 企业 招商 新闻 技术

服务热线:0571-85176250

最近热门“产品"搜索关键词

华夏阀门陈占基:勇立潮头铸华夏

发布时间:2011/7/19 11:37:00     源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37次    

中国泵阀网

    “一个没有理想抱负的人,是对自己人生最不负责任的人”。这句话正印证了陈占基创业人生的思想。
他曾是一家公有制阀门仪表厂的学徒工,先后历任了车工、车间主任,生产厂长之职。而他心怀大志,宁愿放弃那优厚的待遇,要独立门户,面对他人不解的目光和非议胆大包天,东借西凑不足20000元创建了一个只有20平方米大的球阀厂,开始了前店后厂的生产经营模式。
  他凭着顽强的胆识和执著的信念,将“华夏”从家庭作坊打造成现代企业,并制造出了一个响当当的民族工业品牌,让“华夏”走向了世界。

    陈占基,今年48岁,现为温州市阀协会副会长,中国阀门城常务副会长,浙江华夏阀门有限公司董事长。怀着敬佩的心情,近日笔者拜访他了这位被誉为球阀制造“泄漏无忧阀门”的创造者。
在陈占基的办公室,从他谦和的言语和深遂的目光中,让我们看到一个成功企业家所历经的艰辛和喜悦,同时也流露出他对未来事业充满无比的信念和高昂的激情。
  谈起他的创业始初,让人无法理解他的初衷,但也令人无比的敬佩他的胆识。
  1979年12月,高中毕业的陈占基,托关系进入了温州市瓯海白水阀门仪表厂当学徒工。那是一家非一般人能去的社办公有制铁饭碗企业。在通过自己刻苦学习钻研,勤奋肯干,不到半年被普升为合格车工,先后历任车工技师,车间主任,生产厂长之职。他不仅掌握了扎实的理论基础、技术技能;还不断力主企业创新,每年被评为乡镇先进工作者。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温州民营企业勃勃生机,市场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在“白水阀门仪表厂”陈占基越来越发现企业的机制有些不尽人意,尽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但也只能维持全家老小的基本生活开支。尤其是厂里的产品开发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低,市场前景越来越渺小,吃了近十年铁饭碗和大锅饭的他,感觉到在公有制企业生存发展有一种近乎窒息的气氛。他时常萌发独自创业的念头,欲望研发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端阀门产品,打造全新品牌,做大做强这个传统阀门产业。当有人得知他的想法便设趣地说:“陈占基,你是不是吃饱了撑得慌?”陈占基只是默默一笑,在“白水阀门仪表厂”里,都知道他是个另类,有言必行。
  1989年,那时他二十八岁,领导、同事、朋友、家人都劝他安份一点,不要丢了铁饭碗。可他还是放弃了“白水阀门仪表厂厂长重任。开始了集资筹地,创办真正属于自己的基业———瓯海永昌球阀厂。
陈占基说,当时办厂资金极为困难,那时自有资金就2000元,向朋友借来15000元,厂地才20平方米,机床只有几台旧的起步。他想请原来厂里几个相好同事帮忙做事,谁也不愿。他只得招来三五个外来身强力壮的年轻人,边教边干,开始了前店后厂的生产经营模式。
  功夫不负有心人。陈占基秉着“做人低调,做事高仰”的为人为事之法,边跑市场寻找商机,边攻破技术难题改进工艺。并把自己加工制造的产品在质量上和科技含量上,一年上一个台阶,将永昌球阀厂经营的红红火火。随着资本的积累,借助改革开放政策之春风,他加大了企业的投资力度,加快了发展步阀。1996年,在永昌球厂的基础成立了温州华夏阀门有限公司,并收购自己曾工作过近十年的“白水阀门仪表厂”。职工总数达到60多人,从此在阀门行业,“华夏”有了生根之日,也为自己制造的球阀成为世界“泄漏无忧阀门”球阀制造创造了宝贵条件。

创新发展,借助人才登高峰

  在华夏阀门公司,笔者看到了一个现代化企业的雄伟壮观,标准化的厂房排列整齐,车间工人文明作业,一批批合格产品销往国内国外,办公大楼的会议室里上百个荣誉证书映耀华夏,众多国家,省,市区级领导人和外商来华夏视察的情景,给华夏带来了荣耀的光环……
  陈占基说:“华夏阀门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至今,靠的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实干精神。靠的是“以人为本” ;更离不开党和政府的支持和关心” 。这一点,可以从他的字号发展变化中充分体现出来。
  1998年,陈占基将“永昌球阀”更为名“华夏阀门”,是经一段时间的市场竞争而做出的决策,当时“永昌球阀”,目标很单纯,发展方向单一。他时常想在中国大地上建设一座“阀门”大厦,争中国市场的一席之地。
  2000年,他提出新的经营思路,要量身打造“华夏”。
  于是,将“温州华厦”上升为“浙江华夏”,开始在企业形象上、企业管理上、产品技术含量上、产品质量上来个大动作。2001年,他将厂房重新改建并扩大建筑面积。这样使企业形象有了一个全新的改观,既然场面大了,就要做大做强,就要引进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设备,就要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管理机制,建设一个独特的企业文化。
  陈占基认为,企业发展在于创新,创新就是靠人才来创新。华夏在人才观上打破传统,要求树立多样性的人才观,除技术人才外,还要管理人才、市场营销人才、公关人才等。积极吸收具有特殊技能或才干的人为企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企业也给他们创建一个发挥其才能的平台。
  华夏为留住人才, 陈占基采用人性化手段,视员工为兄弟姐妹,在生活和待遇上予以极大关照和优厚。在“不拘一格引人才”的制度下,来华夏的员工越来越多,尤其是管理和技术人才,这些人才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中,积极努力的工作反过来又为企业的打造专业精品的战略夯实了良好的基础。
  2003年,华夏阀门聘用航空部一位高级工程师作技术总监和负责产品技术开发,由原来的单一产品球阀向多元化产品开发和生产。因为陈占基深知中国阀门行业落后于世界水平,如何从“落后世界”水平到“领先世界”水平,华夏责无旁待。他再次提出了“一赶二超”的战略.
  用陈占基的话说, “赶”就是紧追世界水平,世界先进标准是世界现有水平的最直接反映,是无数国外公司,无数国外工程技术人员的数十年乃至数百年的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结晶。因此,跨越国家行业标准而直接采用世界标准,是追赶世界水平的最重要的一环。要“超”就得创新,而科学技术的相互交融是创新的重要手段。
  为实现这个战略目标,华夏阀门公司成立了科技攻关小组,组建公司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并与多家研究院所进行友好合作,每年在新产品研发上的投入占销售额的5%。公司形成了以技术为核心,集科研、销售、制造的全方位科技创新体系,旨意在阀门制造领域树立知名的“华夏”品牌,把目标锁定在做“强”和做“精”上 ,使“高精尖”产品成为企业增效的“推进器” ,立足国内,瞄准国际.
  在陈占基的正确领导下,企业飞速发展。每年都有一批新产品系列推出, “高环保,高节能,高可靠性球楔针型阀门与挤压连接管接件具有管挤压连接、 球楔启闭与密封副、三角套密封及梯形环密封四大世界领先技术,通过国家技术鉴定。彻底打破美国在国际市场上对该项技术60年的垄断。目前公司获8项发明专利及10多项实用新型专利,其中5项是国际发明。华夏阀门被誉称“无忧阀门城”,并且国家标准委员会与华夏合作,将由陈占基组织编写<<扩口式端直通管接头产品的标准>>,2008年本公司起草了31项国家标准,这是国家对华夏公司在本行业龙头地位的充分肯定,该标准的制订将打破机械行业所有产品生产标准受国外发达国家的垄断的历史。
  如今,华夏阀门的科技已站在行业的前沿, 陈占基成为阀门界科技创新功臣。

”欢迎转载中国泵阀网-中国阀门网-阀门网文章,谢谢!!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