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 求购 企业 招商 新闻 技术

服务热线:0571-85176250

最近热门“产品"搜索关键词

温州泵阀转型升级 十二五末产值预超350亿

发布时间:2011/4/27 10:14:00     源自:全球阀门网     浏览次数:9次    

中国泵阀网    根据《温州泵阀行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5年后温州市泵阀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将超过350亿元。

    据了解,温州是中国最大的泵阀制造中心,泵阀产值占全国泵阀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以上。作为温州市传统支柱产业,泵阀业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171.9亿元。要想五年间,从171.9亿元到350亿元,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这个目标能实现吗?对此,温州市经贸委相关负责人对此给予了肯定的答复。

    整合重组

    由于温州泵阀企业主要集中在永嘉县和龙湾区,其中龙湾是温州泵阀的最早发源地,有“中国阀门城”之称。

    2010年5月20日,由凯喜姆阀门有限公司牵头,吸纳华海密封件等18家成长型企业组建而成的凯喜姆科技集团,正式在温州市龙湾挂牌成立。

    凯喜姆阀门有限公司董事长章成选说,集团挂牌成立后,19家企业的人员、技术、资金等重新调配,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预计集团成立后的生产总值,可突破20亿元。

    20亿元,这可比2009年全国阀门行业的龙头老大——苏州纽威阀门有限公司16亿余元的年产值还要高出不少。

    实际上,像这样整合重组形成战略联盟,已成为温州市泵阀企业做强做大的另一选择。

    在永嘉,中国宣达实业集团与浙江耐森公司也选择了联合重组,所谓“1N”就是1家大企业联合N家中小企业的模式。在经过了一年多的磨合期后,据当初二者的牵线人———永嘉县泵阀行业协会秘书长陈文荣介绍,耐森今年的产值至少翻一番。“若不加入宣达、耐森至少花5年时间才有可能做到。”

    宣达集团整合后,先后组建了耐森、质一、衬里、防腐设备、进出口、新材料、美标阀门等七大子公司,形成规模效应,2009年集团总产值的年增幅由原来的20%提升到30%。

    陈文荣告诉记者,细究重组后的企业内部,还能实现成本最优化,这也是整合后收到的实效。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阀门制造企业每做一项产品,就得拿到这项产品所在领域的专业认证。一般规模以上的企业,每一家都至少拥有10张认证证书,而这些证书每年的维护费用达数十万元。如慎江阀门等规模较大的企业,一年的证书维护费甚至达到两百多万元,同时为此花费的精力更是不在话下。重组之后,类似的资源就可共享,企业能将更多的精力用到发展上。

    正是看到了整合的各种优势,温州市积极推进整合重组进程。《温州泵阀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指出,争取到2015年,培育1~2个国际知名品牌。并由此提升“中国泵阀之都”的区域品牌形象,增强温州泵阀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整合重组使温州泵阀有了做大的平台,但如何把产品做精则是单个企业竞争力的内在体现。

    紧练内功

    2010年4月10日,浙江省核级阀门现场对接座谈会在慎江阀门举行。

    秦山核电第一、第二、第三期项目及三门核电项目负责人等纷纷到场。这表明,在核电阀门领域,慎江阀门已经受到认可。

    据了解,作为温州市第二家拿到核电阀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目前慎江阀门的核二、三级电动球阀和闸阀已通过鉴定,并被用于省内及广东大亚湾等多家核电站,2009年慎江此项销售额约2000万元。

    慎江阀门负责人介绍说,虽然这一数字与前期投入相比还不成比例,但这却是企业发展关键的一步。公司自2004年决定进入核电阀门领域,此后投资500万元建成放射源曝光检测室,花了3年时间后才于2007年取得“民用核承压设备设计资格许可证”和“民用核承压设备制造资格许可证”这两张阀门业内的准入证。

”欢迎转载中国泵阀网-中国阀门网-阀门网文章,谢谢!!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