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泵阀网】
为期5天的中国(福建)商品交易会(简称“商交会”)22日在福建福州闭幕。据初步统计,本届“商交会”出口成交额8723万美元,比上届增长21.3%;进口成交额6894万美元,增长28.6%,外贸成交额创历届之最。
在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实施第一年、国务院批准《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之后不久,第八届中国福建商品交易会(简称“商交会”)在福州举行。商交会设置标准展位1730个,参展企业500家,共设三馆一区,即“先进装备制造业馆”、“出口基地品牌馆”、“亚洲时尚用品馆”以及“进口商品展区”,总展出面积3.45万平方米,比上届展览面积增加了11.3%;实现出口成交额比上届增加21.3%;进口成交额比上届增加28.6%,取得巨大成功。
福建省经贸委装备工业处翁强告诉记者,先进装备制造业馆整体展示面积达1万平方米,设汽车、工程机械、数控机床、食品和包装机械、输变电设备以及游艇等6个展区,选取了福建省装备制造业具有代表性的产品进行展览展示。汇聚了东南汽车、福建戴姆勒、厦工、龙工、晋工、厦门金龙联合、厦门金旅、龙马环卫等在行业内具有比较优势和影响力的海西先进机械装备制造品牌企业40家、展品150多件参展。
记者走进先进装备制造业馆,感受到了海西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实力和面貌,福建人民期待合力推动海峡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为海西经济的发展而努力的风采。
外贸转型升级 推动两岸机电产业深度合作
本届商交会由于加强了组织领导,提升了商交会的平台功能作用,有效促进了外贸转型升级,成为推动福建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建设的平台和两岸机电产业深度合作的桥梁。
“外贸的转型升级是我们整个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一个很核心的问题,所以我们这次展会就有意识的往这方面去推动。”福建省外经贸厅副厅长张秋告诉记者。
机械工业是制造业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其任务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技术装备和为人民生活提供消费类机械产品。“十一五”期间福建省机械工业认真贯彻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部署,大力推进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增长质量,取得了明显成效,初步形成了海峡西岸具有区域比较优势和特色的机械制造业体系,是福建省工业中加快发展壮大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
围绕落实《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商交会进一步办好了先进装备制造业馆,重点展示福建省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为推动福建省先进制造业做大做强搭建了重要平台。
本届商交会上,福建省机械工业参展企业纷纷打出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自主营销、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的“三自三高”组合拳以吸引客户眼球,充分展示了福建先进制造业正在提升中的国际竞争力。
自从确立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目标以来,福建省加快建设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提高重点行业先进生产能力比重,推广应用先进、高效装备。作为中国大陆机械行业品牌代表的厦工,目前拥有年生产装载机4万台、挖掘机1.2万台、叉车5000台、路面机械3000台的生产能力,已成为当今中国大陆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基地之一。在展会上,厦工展出了一台叫“两头忙”,具有铲车和挖掘机双重功能的设备,记者感到十分好奇。研发人员告诉记者,厦工产品针对施工环境研发,具有高效节油的特点,获得了市场好评,在市场上有很强的竞争力。
翁强告诉记者,现在两岸装备制造业的交流正逐步走向产业对接时代。厦工产品入台已有一周年,厦工系列产品正在装备台湾地区重点工程项目建设。
在本次商交会上,台湾机床龙头企业程泰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桂全机械、主新德科技等一批台湾大型装备制造企业纷纷加盟,程泰机械带来的3台整机参展,不到3天就全被买走。
”欢迎转载中国泵阀网-中国阀门网-阀门网文章,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