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泵阀网】 这段时间的开维喜阀门集团董事长林炳春,比许多刚刚创业的人还忙。忙于公司的管理制度改革,推出了“员工自己开价”的工资制度改革。忙于集团在上海的公司正在试制一种高端阀门,眼下全球能生产该种阀门的企业不超过五家。 林炳春说,近段时间来,他每天早上六点多就已经在厂里,一直忙碌到深夜。几乎就是以厂为家。 做为一家正在冉冉升起的企业的董事长, 林炳春说,他的经营理念是要与国际同步。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早在1986年之前,温州瓯海旧阀门市场,经常能看到林炳春和他的父亲的身影,他们并不是来买旧阀门,而是在找寻些什么。经过父子俩人长期的了解和观察,其他通用阀门有不少人购买,唯独减压阀无人问津,究其原因:减压阀的技术要求较高,一般很难制造和修复。初出茅庐的林炳春,有着异于常人的胆识,视困难为机遇,决心从减压阀着手,构筑自己的创业平台。为了尽快地了解和掌握减压阀的技术,林炳春从瓯海市场购买了一批减压阀,精心研究,日以继夜地逐台拆卸、分析、测绘制图。凭着这股钻劲,林炳春逐步领悟和掌握了减压阀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性,琢磨出了一整套完整的制作工艺。 林炳春在一缺技术,二缺人才,三缺设备的情况下,以“人生难得几回搏”的精神和超前的胆识,毅然在1986年创立了永嘉县首家减压阀制造厂——永嘉瓯北减压阀厂。然而,对仅只掌握了初步技术的林炳春来说,对如何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感到力不从心。面对挑战,一向聪明好学、执着奋进的林炳春并未退缩,他果断走出家门,开始了在全国各地行销。利用独自销售之便,他走访了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各地的大专院校和设计院等诸多科研单位。这一晃就是六年。 在林炳春执着的努力下,为企业成功地找到了一条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之路。他邀请到了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对减压阀的生产进行监制,由该所的专业人员指导产品的更新换代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工作。 随着企业科技进步和综合实力的增强,1994年林炳春决定将永嘉减压阀厂变更为永嘉标一阀门厂,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二次创业。林炳春说,他之所以取厂名为标一,其意就是永远把标准放在第一位,加快企业做大、做强的步伐。 九十年代以来,市场对产品多样化、系列化、智能化的呼声日益高涨。面对新的挑战,林炳春认识到必须不断加速产品结构的调整。在业内人士和专家学者的帮助指导下,经过反复论证,1995年林炳春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瓯北首次引进美国、以色列、德国等国外节能自控环保的水利控制阀系列产品,确定了以水系列阀门为主导的产品框架,迈出了企业再度升级的关键一步。 随着时代的不断推进,市场同质化竞争愈演愈烈,品牌的效益日渐凸显。林炳春意识到,企业要进一步做大做强,必须全盘统筹,推进品牌战略。他一度只身前往上海、江苏等地考察,探寻企业发展壮大之道。经广泛而细致的论证后,林炳春提出了“立足浙江,挺进上海,江浙开花,辐射全球”的企业发展思路,并于1997年在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的前沿阵地,成立了上海标一阀门厂。从此,林炳春在上海有了自己的生产经营基地,吹响了落地上海,实施品牌的号角,为跨入国际市场开辟了“窗口”,领先业内形成了跨区域联合制造的经营格局,为企业的整体提升,组建集团奠定了坚实基础。 ”欢迎转载中国泵阀网-中国阀门网-阀门网文章,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