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 求购 企业 招商 新闻 技术

服务热线:0571-85176250

最近热门“产品"搜索关键词

电气行业“十二五”规划蓝图展望

发布时间:2011/5/19 10:54:00     源自:百方网     浏览次数:17次    

中国泵阀网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又一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从“一五”到“十一五”,历史的跨越成就了一个大国的成绩与辉煌、信念与精神。  
  在风云变幻的“十一五”阶段,面对动荡起伏的国际环境、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和重大自然灾害的严重冲击,我国政府审时度势,果断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推进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跃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我国电气工业在此期间也迎来了产业发展的“黄金五年”——产品技术大幅度提高,超临界、超超临界的高参数、大容量发电机组已成为主导产品,发电设备年产量连续5年超过一亿千瓦;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我国输变电设备,特别是超、特高压输变电设备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国家政策大力扶持等因素的促进下,以风电、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设备产业快速形成…… 
  近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正式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则进一步勾勒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确保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完整路径。  
  其中,改造提升制造业,培养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将成为“十二五”期间我国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在“十二五”期间,我国电气行业将面临怎样的发展环境?行业发展将围绕哪些重点领域展开?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为进一步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探究电气工业发展路径,本刊编辑部特策划此专题,采访相关部门领导、专家,从机械行业整体环境着眼,立足电气行业自身发展特点,为您带来“十二五”阶段电气行业发展环境及趋势的深度研判。 
  机械工业政策篇

  机械工业五大战略加速转型升级  
  近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正式发布《机械工业“十二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了机械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在“十二五”期间保持12%左右的年均增长目标。
  产业转型升级加速 
  机械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国民经济中各行业的发展,都有赖于机械工业为其提供装备。回顾我国机械工业百年发展历史,21世纪的头十年无疑是一个黄金时期。2000年到2010年,全行业工业总产值从1.44万亿元增长到14.38万亿元,年均增速高达25%以上;规模以上企业数从3.36万家增加到10万多家;资产规模从1.96万亿元增长到10.4万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的比重从9.2%大幅提升至19%左右,占GDP的比重从3.7%提高到9%左右。 
  “十一五”期间,我国机械工业取得的成绩表现在四个方面:产业规模跃居世界首位,装备保障能力有显着增强,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一定进展,进出口贸易由逆差变为顺差。 
  在机械工业取得一系列光辉业绩的同时,行业存在的很多问题也更加突出的显露出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王瑞祥表示,“十一五”期间在机械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自主创新能力明显薄弱、基础发展严重滞后、现代制造服务业发展缓慢、产业发展方式较为粗放等问题也应引起各方面的足够重视。  
  为此,《规划》明确提出,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我国机械工业要在头十年高速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将发展目标定位于由机械制造大国转变为机械制造强国。  
  综观机械工业面临的国内外形势,《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机械工业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由过度依赖于消耗能源、资源和增加环境成本,转向更多地依靠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劳动者素质提高实现增长。生产模式努力向节能减排、绿色制造转变;产品结构努力向高端产品升级,产业技术向与信息技术等新技术的深度融合方向转变;商业模式从卖产品向卖服务方向转变;驱动模式从投资拉动向内涵驱动转变;增长点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方向转变。  
  在此基础上,机械工业还将实施主攻高端、创新驱动、强化基础、两化融合、绿色为先的五大战略,加速转型升级步伐,实现提升行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目标。  
  主攻五大重点领域  
  与“十一五”期间机械工业年均增长25%以上的各项指标相比,“十二五”期间年均12%的增速略显低调。中机联认为,目标定得低一些是为行业转变发展方式留出足够空间。  
  从具体目标来看,《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2%左右,出口创汇年均增长15%左右,总资产贡献率达到15%左右,全员劳动生产率(按工业增加值计)达到25万元/人年左右。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由目前的7.16%提高到7.5%左右,工业增加值率由目前的25%~26%提高到28%左右。  
  在高端装备的发展目标上,《规划》明确提出,现代制造服务业比重要明显上升,机械百强企业的现代制造服务业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25%左右。高端装备增长要高于全行业平均增长速度一倍以上,国内市场占有率要有明显提升。  
  同时,为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优化调整产品结构,机械工业还将重点培养发展新兴产业,抓住国家培育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契机,大力发展高档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高档基础零部件、新能源设备、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设备、海洋工程装备、现代农业装备、工业机器人、现代制造服务和再制造等新增长点。  
  《规划》特别提出,“十二五”时期,机械工业要重点推进五大领域的攻关工作,即大力发展高端装备、新兴产业装备、民生用机械装备、关键基础产品、基础工艺及技术。  
  其中,高端装备包括先进高效电力设备、大型石化设备、大型冶金及矿山设备、现代化农业装备、高效低排放内燃机、数字化智能化仪器仪表和自动控制系统等。新兴产业装备包括新能源汽车、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发电设备、智能电网设备、高档数控机床及精密加工设备等。  
  电器工业政策篇  
  《电器工业“十二五”发展指导意见》发布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日前《电器工业“十二五”发展指导意见》已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正式发布。  
  《指导意见》指出,我国电器工业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特别是“十一五”期间的跨越式发展,已经在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配电设备、用电设备以及电工器材制造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使我国成为名副其实的电器产品制造大国,2010年电器工业对国民经济总产值的贡献高达2.35%。  
  一、“十一五”发展概况  
  (一)主要成绩 
  1.“十一五”期间电器工业产业规模获得空间发展  
  (1)规模以上企业数量稳步增长。2010年我国电器工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已达26251家,“十五”末期的2005年,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仅为14000家,5年时间,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增加了87.5%。 
  (2) 行业从业人数逐年增加。2010年的从业人员数量达到了464.67万人,2005年末全行业从业人员数量为288.44万人,5年时间,从业人员增长了61%。  
  (3) 资产规模增长较快。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电器工业规模以上企业的统计调查,2010年资产总量为27326.56亿元,其中流动资产18599.02亿元。2005年末资产总量为9721.97亿元,其中流动资产为6189.97亿元,5年间,资产总量增长了181%。  
  (4) 行业整体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2010年实现利润总额为2100亿元,2005年实现利润总额为599亿元,电器工业盈利能力提高了2.5倍,年均增长28.52%。  
  (5) 产销规模扩大,经济总量提升,发电、输变电设备等主要产品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7422.80亿元,工业销售产值36549.79亿元,较5年前分别增长了2.4倍,年均增长28%。其中,发电设备和输配电设备作为电器工业的主导产品,在“十一五”期间获得了空间的发展,生产能力大大提高。  

”欢迎转载中国泵阀网-中国阀门网-阀门网文章,谢谢!!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