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泵阀网】
作为欧洲机床工业合作委员会(CECIMO)成员之一的捷克工程技术协会(SST)举行了题为《捷克共和国机床工业新趋势》的新闻发布会。
“中国的全球性影响不仅来源于政治地位,最主要的是依靠其不断增加的经济实力。具有中期目标的捷克机床企业不应该仅考虑如何向中国出口产品,而是应该着眼于减少生产和运输成本等方面,在中国开展生产合作。”这是捷克参展商ALTAGroup,CKDBLANSKO,PRAMET,KOVOSVITMAS,TOS等公司代表在新闻发布会上所表达的共同心声——完成从单一的进出口贸易到深耕中国市场的跨越式转变。
捷克机床约70%为出口
捷克70%以上的机械工业产品出口到国外,其产品凭借良好的信誉和知名度,在市场上得到广泛认可。机床生产占捷克经济很大比重,加工机床和成型机床在捷克有超过150年的生产发展历史。捷克的机床制造商们不仅提供现代化技术产品、生产线和完整工业项目,还能对工厂实行现代化改造。
世界机床产量在2003~2008年呈持续上扬趋势。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全球机床产量在2008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之后出现比较严重的下滑。
捷克机床设备产量增长趋势和世界趋势大致保持一致,2003~2008年是其机床工业的高速发展期。这期间,捷克的机床工业生产增长了2.5倍,这几年的高速增长是靠斯洛伐克和欧洲的投资拉动实现的。由于捷克机床约70%为出口,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使欧洲经济低迷,机床市场萎缩,因此捷克的机床工业损失很大。但是,机床产量大幅下滑的情况在2010年得到缓解。预计2012年捷克机床行业将逐步复苏,机床产量及出口都将出现增长。
2010年,捷克金属切削及金属成型机床进口主要来源于德国,韩国、意大利、日本、瑞士为捷克机床进口第二梯队国家。来自西欧国家机床行业巨头的优势在于本身的经销渠道,另外同处欧洲也造就了地理上的贸易优势。相比之下缺乏地理优势的亚洲机床厂商则凭借提供优惠的融资条件,同样也在捷克机床市场形成激烈的竞争,突出代表者为日本。
由于捷克机床市场主要以中高端机型需求为主,因此来自中国大陆的低端产品进口较少。此外,计算机业者近年在捷克投资也带动部分进口,比如中国台湾的机床厂商借助电子科技业者进入捷克设厂,采取以中高端机型进入捷克市场的策略,使得捷克从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的机床进口大致相当。
在欧洲范围内,德国是第一机床出口大国,捷克位于第7位。在世界范围内,机床出口最多的国家仍然是德国,捷克排名第12位。金属切削和金属成形机床的生产作为捷克机械工业的一个重要部门,已成为捷克机械工业的支柱。
在加入欧盟之前,世界各国已看好捷克的低廉工资、人力资源和地理位置。近年来,由于大量外资通过直接或间接投资的形式进入捷克机械制造行业,使得捷克机械制造企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捷克机床设备的优势在于,既具有欧洲的质量保证,同时又比西欧国家产品价格低。
捷克生产的机床设备的主要出口市场,是对进口设备的性能指标要求很高的欧盟各国和俄罗斯、美国等国,其中占捷克机床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为德国,证明了捷克机床所具有的良好技术水平和可靠性。而且,捷克面向这些主要市场的机床出口连年增长,更加说明了其机床的品质经得起考验。
”欢迎转载中国泵阀网-中国阀门网-阀门网文章,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