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泵阀网】 昨天下午,宝安区召开区委常委会议,传达学习省、市主要领导近日对宝安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工作的批示和指示精神。区委书记鲁毅在总结讲话中表示,要进一步牢牢抓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根主线,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把省、市主要领导的批示和指示精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鲁毅表示,一是既要做加法,也一定要做减法,在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的同时,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低端企业。二是要抓规划,发挥规划的先导作用,做到空间规划、城市规划与产业规划协调一致、高度整合。三是要抓重点,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大力提倡求是、务实作风,抓好相关项目的落实。与此同时,还要充分发挥社区股份公司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及做好资源、土地等各方面的保障工作等。 宝安区委常委、副区长王立新在会上介绍了宝安区坚持替代优先,淘汰低端劣势企业的做法。他说,今年以来,宝安区加大了淘汰低端劣势企业的工作力度,出台了《宝安区淘汰低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工作方案》,按照“政府推动、市场驱动、严格执法、疏导结合”的原则,采取有力措施严格执法淘汰五类不良企业: 税务机关加强对低端劣势企业的征管,严格控制发票领购;市场监管局加强“清无”力度;环保部门严把增量企业准入关,否决引进项目92宗;人力资源部门开展最低工资标准大检查;城改、规土委、建设局等部门积极配合各街道开展成片改造,各部门齐抓共管,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低端产业的转型升级或有序退出。 1-5月,宝安区共查处取缔无照经营户2996户(其中,无证无照制造加工作坊470家);淘汰低端劣势企业464家(涉及工业总产值17.19亿元,腾出厂房面积79.46万平方米,用工人数3.48万人,主要分布在五金、塑胶、电子、电镀、印刷、包装等行业),第二季度各街道排查出282家低端劣势企业,正在开展联合执法,预计本月底将基本淘汰完毕,上半年淘汰总数达700多家,为圆满完成全年淘汰1200家这一任务任务打下了良好基础。 宝安区的主要做法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依法关停。加强执法力度,形成环保、税务、消防、安监、社保、劳动等多个环节的执法合力,加强对劣势企业的监管,对违法经营或不达标、整改不过关的企业,采取吊销排污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停水停电停批停贷等方式,对其依法关停。1-5月关闭违法经营、安全隐患严重、污染严重等低端劣势企业达326家。 二是有序转移。企业转移有两种:一种是整体转移,这部分企业主要是些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费型企业,因人力、土地等成本因素,主动转移到省内外发展,1-5月宝安区共转移企业138家,主要转移到东莞、河源、惠州等地;还有一种是局部转移,将低端加工制造环节转移出去,形成研发在本地,生产在外,关键制造在本地,产业链在外的发展模式。 三是成片淘汰。选择低端劣势企业相对集中的旧工业区进行成片淘汰清理,开展整体改造和产业置换。比如:松岗街道的东方片区工业区,占地12万平方米,计划改造成为城市综合体,片区内现有32家企业已完成谈判工作,并有十几家企业已经搬迁;松岗沙浦旧工业区占地42.8万平方米,计划整体改造为国际艺展中心,片区内现有50多家企业已成功谈判40多家;沙井坣岗社区,原工业区有20多家小电子、五金、塑胶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已基本迁出,整合打造成中亚电子博览中心;龙华第三工业区搬迁了20家低端企业,实施“工改商”,打造商业服务中心。 王立新表示,下一步,宝安区将点面结合,坚定不移淘汰低端劣势企业。落实目标责任制,一方面通过人力资源、环保水务、城管、安监、税务、市场监管、消防等部门联合执法,淘汰低端劣势企业;另一方面通过旧工业区成片更新改造,成批淘汰低端劣势企业,根治低端劣势企业卷土重来,每个街道都要选择1到两个低端劣势企业集中的旧工业区作为试点,力争全年淘汰低端劣势企业达到1500家。 ”欢迎转载中国泵阀网-中国阀门网-阀门网文章,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