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泵阀网】 当康菲石油公司终于表示自己“需要考虑”赔偿问题时,事实上,它的同行们早已在世界各地为其作出了榜样。 美墨西哥湾漏油事故 BP可能倾家荡产 2010年4月20日,英国石油公司(BP)在墨西哥湾地区租赁的一个钻井平台发生泄漏,最终演变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原油泄漏事件。共造成11人死亡,约500万加仑原油泄漏,近1500公里海滩受到污染。事件发生后,美国政府的多个部门都投入到救灾工作中。奥巴马当年5月22日颁布行政命令,宣布成立独立的总统委员会调查这一事故。 不过,奥巴马政府的这些措施给人一种“敲边鼓”的印象。而事故真正的主角BP最初的打算无非是一面尽可能淡化此事的危害,一面抓紧时间封堵漏油点。而在事件的发生、持续恶化和处理过程中,美国媒体积极参与挖掘事件背后的真相,并不惜给予涉事各方严厉批评,推动事件的处理更加透明。 美国媒体抨击BP眼中只有利益,风险皆在脑后。《纽约时报》曾援引BP内部文件指出,该公司管理层选择“深水地平线”油井套管时在两款产品中选定了风险较高的那款。《华盛顿邮报》则报道说,英国石油公司在开采过程中为了降低成本而简化流程,忽视潜在威胁。此外,该公司还曾刻意压低危害的严重性,并向公众隐瞒真实信息,在漏油量、对环境的影响甚至如何堵漏方面,BP都曾发表过后被证明是错误的说法。 在事件发生一个多月后,美国媒体对奥巴马应对和处理危机的能力也表示了质疑和批评。美国媒体还揭露,负责监管近海石油开发的内政部矿产资源管理局同油气公司的关系不正常。在舆论的强大压力下,矿管局局长伊丽莎白·伯恩鲍姆、近海能源和矿产管理项目副主任克里斯·厄于内斯先后离职。最终,饱受监管不力指责的矿管局被拆分为三个相互独立的机构:海洋能源管理局、安全和环境执行局和自然资源收入办公室。 委员会的最终调查报告认为,是BP及其合作伙伴所采取的一系列削减时间和成本的措施最终导致了灾难的发生,并最终将事故责任归咎于管理方面的疏漏。 ”欢迎转载中国泵阀网-中国阀门网-阀门网文章,谢谢!! |